2024年10月《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设计研究》研讨活动

作者: 时间:2024-10-29 点击数: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题目

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设计研究

课题类别

规划

立项编号

Z2022009

出席对象

课题组成员

地点

多媒体教室

时间

20241021

研究主题

设计基于思维导图的大单元作业,提升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所要解决问题

1)如何整合图形方面的周长和面积知识,进行大单元教学及作业设计,充分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2)如何在中年级大单元作业中巧妙运用思维导图,更好地激活经验,建构知识,进行思维的发散。

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

 

 

 

 

 

 

首先,课题组一起学习《大单元背景下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中的有效运用》。我们知道思维导图能够将零散的数学知识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有逻辑的知识体系。这有助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数学知识的脉络,更好地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思维训练的过程。学生需要根据所学知识,提炼出关键概念,并将其以图形化的方式展现出来。这一过程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归纳分类能力和创造力。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思维导图在辅助学生解决一些问题时,发挥积极作用,需要老师们进行一定的思考。

接着,结合张雨芊老师执教的《周长是多少》这一课,进行了研讨。问题:结合这一课例,探索基于思维导图的大单元作业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提升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束伟:在普遍的数学课堂中,总是教师出示问题,学生被动的解决问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非常缺乏,甚至产生消极情绪。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自主绘制思维导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学生可以在绘制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主动寻求解决办法,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在《周长是多少》一课中,教师布置了课前作业,学生提前以周长为主题进行了思维导图的绘制,活动中,出示优秀作业,让学生说一说优点,并且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在反思中提升。

朱静:在活动1,教师对教材的例题进行了改编,给予学生动手操作地机会,小组内将6个正方形进行自主摆拼,应用所学知识计算出摆出的图形周长。并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贴在探究单上,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高。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材料,尝试探索多种拼法。自由生成,发散思维,并且结合小组的思维导图,老师及时追问为什么拼成的图形周长小于正方形的周长之和,对作业资源进行了深入挖掘,拓宽学生的思维,即拼在一起的边,不再包含在周长里,加深对周长概念的认知。
郑莹莹:《周长是多少》一课中,教师将例题进行改编,给学生一定长度的线,进行围一围、数一数小正方形的活动。在活动中,学生能够感知到,周长相等,不同围法围出的正方形个数是不同的。如何利用思维导图将学生的思维可视化呈现,还需要多多探索。

张雨芊:为了能够充分挖掘思维导图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作用,我设计了丰富课前思维导图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将课上所获得的发现扩充到自己的作品里,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同时,在课堂总结时,我对后续学习的大单元知识进行了关联,即小正方形的个数及时就是面积。虽然孩子还没有接触过面积这一知识点,但是在教学本课内容时,我进行了整合,给学生建立初步的表象经验。

张晨航:孩子面对一些问题,总是缺乏耐心或者动力去仔细审题,在解决问题前,让学生填一填思维导图,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入。《周长是多少》一课,教师设计了鱼骨图的思维导图,让学生明确解题步骤和思路,再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

金露兰:思维导图可以改变传统的线性学习方式,使学习更加多元化。传统的线性学习方式主要是按照教材的顺序逐步学习,而思维导图将知识点以图形化的方式排列,使学生可以自由地探索和扩展知识。在大单元背景下,学生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来构建知识框架,并在其中添加自己的思考和理解,使学习内容更加立体丰富。

 

 

 

 

 

1、教师要充分挖掘例题和习题的功能,整合相关知识点,串联成大单元,设计大单元作业。能形成大单元的内容,一般是具有关联性或者易混淆的知识点。譬如,本课内容都与图形有关,但周长和面积是孩子容易混淆的概念,因此,可以做整合。

2、在作业完成时,尽量以思维导图为载体或者工具,帮助孩子建立结构化的知识体系和解题方法。譬如,教师的板书设计,以及解题步骤的呈现都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

3、为激发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作业需具有操作性或开放性,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性。孩子的天性是好动,对于动手操作地作业,更乐于去完成。另外,思维导图的可视化,生成性都能很好地和展示作业成果。

4、尽可能地布置思维导图为媒介的作业,学生可以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自由联想和拓展,将不同的数学概念和知识点进行组合和变换,进而进行创造性思考。

 

物化成果

作业设计案例和评价案例

物化成果:

学生探究单

 

周长是多少

班级:          姓名

请将学习到的周长的相关知识制作一份思维导图,可以从什么叫周长、周长的计算方法,周长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其他你知道的方面去画一画、写一写。

 

 

 

 

 

 

 

 

 

 

 

 

 

 

 

 

 

 

 

 

 

 

 


评价内容

评价维度

自我评价

教师评价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内容的结构性

能够利用思维导图主动搜集周长的有关知识,并能分分类,将同一类内容画在一个主干里

思维导图的元素

作业画面简洁且结合图文,形象

思维导图绘制的学习和反思

够意识到自己所画图的不足,并且知道改进的方向

 

 

 

 

 

 

周长是多少

课中探究

活动1:请每次取出6个小正方形,拼一拼摆一摆,将摆成的图形贴在方框里,并求出它的周长。比一比它们的周长,你有什么发现?

 

 

 

 

 

 

 

 

 

 

 

 

 

活动2:请取出一根12厘米的线,沿着下面方格纸的边线围一围,数出围出的小正方形的个数,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

周长(厘米)


小正方形的个数







活动3:画一画,在方格纸上画周长是20厘米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并观察长方形的长和宽以及正方形的边长各是多少,小组内思考记录多种画法。

长(厘米)







宽(厘米)







相同之处


运用练习:

在一个长是8厘米,宽是6厘米的长方形中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剩下的图形的周长是多少?

 

 

 

出示评价单,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评价内容

评价维度

自我评价

教师评价

核心素养方面

知识掌握情况和模型意识

熟练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能用数学方法解释规律和问题

应用意识

能在操作和交流中发现规律并且运用规律解决相关问题

小组活动参与方面

活动参与的积极程度

能够积极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不无所事事

对待问题的态度

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能接受别人合理的建议

 

活动报道:

2024年10月21日,《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设计研究》课题小组以,“设计基于思维导图的大单元作业,提升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开展了研讨和评课活动。探讨在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板块中中,如何整合内容形成大单元教学内容,并在作业设计中利用思维导图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意见是横向和纵向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挖掘,并且在各个环节充分利用思维导图,如课前的知识点回顾、课上动手操作结果的呈现和解题步骤的指导等,在一定程度上发展学生的应用和创新意识。

 

 

 

 

 

太仓市明德小学  地址:太仓市浏河镇东海路200号 电话:0512-53611647  邮编:215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