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
活动理论视域下小学花样跳绳校本课程开发
文 / 纪芸芸
◆ 花样跳绳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民族活动,兼具娱乐性和表演性,挖掘花样跳绳的体育文化价值,开发花样跳绳校本课程,对践行
“一校一品”理论和丰富学生在校生活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活动理论视域下的花样跳绳校本课程开发策略为研究主题,首先阐述
了活动理论的内涵,然后分析了花样跳绳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最后探索出了科学确定教学目标、设计特色教学内容、采取先进
教学方法、开展特色比赛活动、建设花样跳绳社团的策略,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 花样跳绳;活动理论;校本课程;开发策略
作者简介:纪芸芸 (1982.03-) 女,汉族,江苏如皋人,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花样跳绳课程开发,单位:如皋市丁堰镇丁堰小学。
[1] 黄漫,梁栋.花样跳绳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J].体育风尚,2022(02):101-103.
1 活动理论概述
活动理论是一种分析人类活动的框架,全称为“文化—历史
活动理论”,是一种分析人类心智和活动之间关系的理论体系,
该理论认为活动在人类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即人类需要通过
参加活动来获得最直接的体验,进而将感性体验升华为理性认
识。总结来说,活动理论认为活动在知识技能内化过程中起到桥
梁作用。
活动理论系统包括三个核心成分,分别是主体、客体和共同
体,主体即人类,客体即人类想要达成的某种状态,通常具有预
期性和调整性,即人类在活动开始前对活动产生的效果产生预
期,但在实际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将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预期,使
其更容易实现,活动是主要内容。人在参与活动时,其意识将会
发生变化和实现发展,这就是活动对意识的作用,是人类接受外
界刺激并将刺激逐渐内化为素养的过程。
2 花样跳绳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2.1 锻炼学生下肢力量
花样跳绳具有锻炼学生下肢力量和提升学生跳跃能力的重
要意义,一方面,学生在参与花样跳绳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跳动,
学生下肢力量得到有效的锻炼
[1]
;另一方面,学生在参与花样跳
绳的过程中,不断根据跳绳模式的变化而调整姿势,例如学生在
并脚跳时,膝盖与手部放松,前脚着地,双脚并拢跳过;学生在双 脚交换跳时,踝关节和膝关节在抬脚时自然下垂,两脚分先后依
次向前跳跃过绳;学生在勾脚点跳时,一只脚勾脚向前点地,另
外一只脚直立跳跃过绳,学生在参与花样跳绳活动时,其下肢的
多块肌肉都会得到训练,学生下肢力量显著增强。
2.2 提升学生心肺功能
花样跳绳具有提升学生心肺功能和加速学生新陈代谢的重
要意义,一方面,当前很多学生都存在营养过剩和运动缺乏的问
题,从而心肺功能下降,具体表现为快跑几步便上气不接下气,
无法适应高强度运动。学生在参与花样跳绳运动的过程中,其刚
开始会觉得疲惫甚至出现汗流浃背、呼吸急促的问题,但随着学
生参与花样跳绳运动次数的增加,学生的呼吸、速度都会变得十
分均匀,学生的心肺有氧代谢功能增强,对身体的支配能力和感
受能力增强;另一方面,学生在参与花样跳绳运动的过程中,其
身体素质得到显著增强,身体柔韧性、肢体协调性、反应灵敏度
等都得到有效提升,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身体为了满足运动系
统的能量和氧气需求,将会从肢体远端带走代谢垃圾并通过呼
吸、大小便、排汗的方式将代谢垃圾排出体外,学生新陈代谢加
快,人体免疫力提升。65
NEW SPORTS
2.3 提高肢体协调性
花样跳绳具有提升学生肢体协调性的重要意义,花样跳绳
虽然是对下肢力量的锻炼,但是非常考验学生上肢与下肢的配
合,对学生的视觉水平和感受能力等也有比较高的要求。例如并
脚跳要求学生两手持绳向前摇的同时双脚并拢跳过,学生必须
在跳绳到达脚尖前方时开跳,否则将会被绳拌住。综上所述,花
样跳绳对学生肢体协调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学生在参与花样跳
绳训练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练习、反思,可以有效提升其手脚
协调能力、手眼协调能力等,这不仅对学生参与其他体育锻炼项
目有重要助力作用,对学生后期学习驾驶技术或参与特殊工作
也有显著而深远的积极影响。
2.4 调节学生心理状况
花样跳绳具有调节学生心理状况,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的重要意义,一方面,花样跳绳作为一种兼具娱乐性和表演性的
运动项目,学生在参与花样跳绳运动的过程中,不仅身体素质得
到加强,还能在成功学会一种跳绳花样和自创跳绳花样的过程
中收获成就感,在观看其他学生的花样跳绳表演时享受到审美
愉悦,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另一方面,学
生在参与花样跳绳运动的过程中将受到德育影响,例如学生通
过了解花样跳绳的由来和认识到花样跳绳已经成为一项“世界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进而形成民族
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意识
[2]
。
3 活动理论视域下花样跳绳校本课程开发策略
3.1 科学确定教学目标
开发花样跳绳校本课程,需要科学确定教学目标。首先,学
校根据本地使用体育教材的具体内容和新课程标准文件制定教
学目标,令教学目标契合当期体育发展规划和教育部发布的相
关政策。例如2022年《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规
定花样跳绳为新兴时尚项目运动,则学校体育教研组应该以花
样跳绳为对象开发校本课程;例如学校体育教研组根据《全国跳
绳大众等级锻炼标准(花式跳绳六级标准)》确定花样跳绳校本
课程教学目标,提升教学目标的可行性和循序渐进性。其次,学
校应该根据本校具体情况确定教学目标,例如学校根据本校师
资力量确定校本课程规模,若学校体育教师具有花样跳绳指导
经验或相关资格证书,则学校可以组建花样跳绳校本课程开发
小组,根据体育教师的指导经验优先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若学校体育教师暂无花样跳绳指导经验,则学校先组织体育教
师参加体育教师调色培训或全国跳绳推广委员会组织的教练员
培训,然后再根据培训内容确定教学目标。根据事物螺旋向前发
展的规律,花样跳绳校本课程教学目标应该呈现由粗糙到精细、
由业务到专业的变化趋势。最后,学校应该根据本校学生的身体
素质情况确定教学目标,一方面,学校组织统一体测活动,利用
长跑、往返跑、跳远、仰卧起坐等项目判断学生的运动能力,利用
身高、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等项目判断学生的身体素质,根
据学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教学目标
[3]
。
3.2 设计特色教学内容
开发花样跳绳校本课程,需要设计特色教学内容,避免与周
边学校的同质化竞争。当前我国花样跳绳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
已经形成了60多种套路和300多种跳法,学校体育教师首先挑选
出适宜本校学生参加、符合自身指导能力的花样跳绳跳法,然后
收集周边学校的花样跳绳校本课程建设情况,确定具有本校特
色的校本课程内容。确定校本课程内容后,学校体育教师还应该
本着创新性、开放性的精神研究教学内容,既要保证教学内容科
学合理、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又要保证教学内容能够
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花样跳绳教学的兴趣。以单摇并
脚跳教学为例,教师应该设计动作方法讲解、动作要点讲解、教
学重点训练、教学难点突破和自由训练六项教学内容,在动作方
法讲解阶段,教师为学生示范单摇并脚跳的动作,即教师两手握
住绳的两端,右后向前摇绳,当绳位于脚尖前侧即将落地时,双
脚同时跳起,令绳从双脚与地面之间的空隙中划过去;在动作要
点讲解阶段,教师要求学生摇一次绳并脚跳过并体会前脚掌轻
着地的感觉;在教学重点训练阶段,教师要求学生放松肩部和手
腕,避免手臂发力,双脚需要同时起落,所以应该尽量夹紧双脚,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触摸、观察等方式判断学生跳绳姿势
是否标准,对于过于紧张的学生及时展开心理疏导,保证学生在
参与花样跳绳训练时心理和肌肉处于比较放松的状态;在教学
难点突破阶段,由于单摇并脚跳的难点是学生可以连续跳绳,则
教师可以秉承循序渐进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安排由易到难的挑
战活动,例如教师先要求学生能够连续不断跳10个,然后再要求
学生可以连续不断跳20个,以此类推,直到学生可以达到连续不
断跳40个的教学目标;在自由训练阶段,教师为学生提供相对自
由的训练机会,引导学生通过互相计数、自主训练、集体训练等
多种方式巩固教学影响,提升花样跳绳能力
[4]
笔者所在学校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发放问卷的 。
方式调查学生的运动偏好。电子问卷内容比较简单,给予学生
一分钟记时跳、短绳个人花样跳、短绳多人花样跳、一根长绳花
样跳、多跟长绳花样跳、长短绳组合花样跳、跳绳游戏和其他七
个选项,要求学生选出自己愿意参与的1~3项花样跳绳运动,选
[2] 赵建鹏.花样跳绳特色学校创建研究[D].西南大学,2022.
[3] 何杰.普通高中体育模块教学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以南宁市第三中学为例[J].广西教育,2022(17):79-83.
[4] 邓宏.基于PDCA模型的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20.66
NEW SPORTS
SMART CAMPUS SPORTS 智慧校园体育
择“其他”选项的学生可以在弹出的文字框中填写自己喜爱的运
动。电子问卷发放共160份,剔除问卷作答时间过段等异常问卷,
共剩余有效问卷143份,其中选择一分钟记时跳的问卷有143份,
所占比例为100%,选择一根长绳花样跳的问卷有127分,所占比
例约为89%,选择短绳个人花样跳的问卷有115份,所占比例约
为80%,其他选项所占比例均小于60%。调查得出结论,学生对
花样跳绳有很强的参与兴趣,且更加青睐竞技类、团体类的花样
跳绳活动,学校根据这一调查结论,为学生安排了花样跳绳个人
赛、小组赛等多种特色活动,获得了学生的认同和喜爱。
3.3 采取先进教学方法
开发花样跳绳校本课程,需要采取先进的教学方式,以趣味
性十足的教学过程吸引学生参与,形成积极参与花样跳绳训练
的学校氛围,从而实现对校本课程的宣传。学校可以通过引进信
息技术和组织课堂游戏等方式提升教学趣味性和教学效率。以
引进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为例,学校体育教师可以花样跳绳录制
微课教学视频并上传至视频共享平台,方便学生按需观看。由于
学校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有差异,所以必然会存在一些学
生“吃不饱”,一些学生“吃不着”的问题,体育教师应该优先保证
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吃好”,然后利用微课教学视频帮助其他学
生获得与其能力和需求相匹配的花样跳绳训练机会。有些花样
跳绳难度比较大,可能只有少部分学生可以尝试并学会,体育教
师录制微课教学视频,鼓励学有余力且乐于挑战的学生按照教
学视频的指导提升花样跳绳能力,例如交替交织单摇跳,教师利
用微课视频为学生讲解徒手动作练习方案、通过喊节拍来提升
手脚协调性的训练技巧、身体呈直立姿态且踝关节和膝关节注
意放松的注意事项等内容,为学生展示教师示范动作并通过慢
速播放和局部放大的方式明确教学重点。
3.4 开展特色比赛活动
开发花样跳绳校本课程,可以通过开展特色比赛活动的方
式来营造学习氛围和扩大校本课程影响。学校可以首先在学校
内部举办花样跳绳比赛活动,打造“教会、勤练、常赛”一体化的
教学管理模式,通过定期举办不同类型的花样跳绳品牌比赛,
鼓励学生有针对性地提升跳绳能力。例如学校以“绳彩飞扬”为
品牌,设计多样化的花样跳绳比赛活动,由于花样跳绳具有观赏
性,则学校可以设计“绳彩飞扬”杯花样跳绳表演赛,要求参赛者
通过调整队形或创新花样跳绳模式的方式提升观赏性;由于花
样跳绳具有竞技性,则学校可以设计“绳彩飞扬”杯跳绳争霸赛,
要求参赛者在规定时间内跳尽可能多的绳或要求学生连续不断
地跳绳。另外,学校可以将特色比赛活动延伸到校外,通过与其
他学校和社区开展合作办赛活动,扩大特色比赛影响力,形成品
牌效应
[5]
。
图1 花样跳绳表演
3.5 建设花样跳绳社团
开发花样跳绳校本课程,学校可以通过建设花样跳绳社团
的方式将花样跳绳训练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学校组建花样跳绳
社团并为社团配备指导教师,为社团开展各类花样跳绳活动提
供场地支持和资金支持。为了实现花样跳绳社团的可持续发展,
学校可以实施“自主+外引”的运行机制,即校内自主承担训练和
管理,校外积极引进体育俱乐部、体育协会、退役运动员等作为
补充力量,成功开辟花样跳绳校本课程实施的第二战场。为了提
升花样跳绳校本课程的影响力,学校可以在花样跳绳社团中“优
中选优”,挑选骨干分子组成花样跳绳校队,一方面参与学校其
他体育比赛活动的助威活动,另一方面代表学校积极参与区级、
市级、省级和国家级的比赛,彰显花样跳绳校本课程质量,推动
品牌化、特色化花样跳绳校本课程实现长久发展和突破。
图2 花样跳绳校队
4 结语
活动理论认为活动对意识具有影响作用,活动理论视域下,
花样跳绳这一运动项目具有锻炼学生下肢力量、提升学生心肺
功能、提高学生肢体协调性和调节学生心理状况的重要作用,在
“一校一品”的背景下,各学校利用花样跳绳项目构建校本课程,
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体育项目,这对提升学生在校学习过程的
趣味性和扩大学校影响力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