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主持人高燕红组织阅读2篇文章。 2.课题组核心成员交流阅读体会。 学习讨论: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小院士的探究思维能力。 高燕红:科学思维是指通过观察、实验和逻辑推理等方式来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至关重要,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对世界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王珺瑶:培养观察力,观察力是科学思维的基础,它能够帮助学生准确地收集信息,并提取重要的细节。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各种观察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例如带领学生观察校园中的植物、昆虫、天空等。同时,可以设计一些绘画、拼图或拼字的任务,让学生通过观察细节来完成,从而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 管翊茵:进行实验与探究,实验和探究是培养小学生科学思维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设计简单的实验活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制定假设、开展实验并总结结果。例如,让学生观察不同种类的植物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情况,从中引导他们理解植物的生态需求和适应性。通过实验和探究,学生能够培养观察问题、提出假设、进行实验和总结结论的能力,进而发展出科学思维的方法论。 皇甫雪莲:开展科学项目,科学项目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有力方式。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型科学项目,鼓励他们选择感兴趣的主题,自主学习和研究。例如,让学生研究日常生活中的水污染问题,通过实地调查、数据分析和解决方案的提出,来促进学生对科学问题的深入了解和思考。科学项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使他们建立起对科学方法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郭菲:问题解决和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和批判性思维是培养科学思维的关键环节。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问题,引导他们分析问题的本质、确定解决思路,并进行批判性思考。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疑问和质疑,并进行证据支持或反驳。这样的讨论和辩论过程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帮助他们培养科学思维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侯静刚:思维导图和概念图,思维导图和概念图是整理和表达思维的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或概念图来整理学习的知识点,将各个概念和关系以图形化的方式呈现出来。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和概念图,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信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黄伟: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指导,通过观察、实验、探究、项目等多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和概念图的工具,帮助学生整理和表达思维,提高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通过这些方法的综合应用,小学生将能够逐步培养出科学思维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