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太仓市教师发展中心教育科研科工作计划要为指导,认真落实完成各项任务。坚持“科学引领、科教融合、科研求质”的原则,充分发挥科研的“研究、引领、服务、助推”功能,落实“活力教育”主张,开展“活力科研”活动,进一步推进学校教科研工作发展。以课题为抓手,以课堂观察研究为载体,规范学校的科研常规工作。深化学校“以生为本 自主探究”的教学主张,科学构建学校教科研的新态势,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提升学校科研品质。
二、工作目标
1.有序推进苏州市、太仓市各级课题的研究,做好“十四五”课题申报工作,构建课题研究网络,加强培训,实现以课题促发展的目标。面向“十四五”筹备并启动校本科研项目方案,结合课堂、课题让更多的年轻教师走进教科研训一体化,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2.扎实推进4S课程建设。加强培训,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完善课程实施制度,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水平,推进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重点研究4S课程推进过程中的成果转化。
3.专家有效引领,构建专业发展平台。依托太仓市吴健雄教育中心课程研发中心,聘请课程建设专家进校园指导课程与教学业务指导、特别是操作层面的培训,推进课程基地项目建设,推出质量较高的特色校本课程。
4.科学管理,完善课题网络和例会制度,加强科研管理方式。强化过程管理,营造真科研氛围,推崇接地气的研究,追求科研管理实效,努力实现教科研训一体化。加强以“教育教学创新”为侧重的一线教育研究,针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运用调查研究、课堂观察、课例研究等研究方法,开展服务学科专业品质提升的行动研究,继续推进学校校本特色课程的编写和使用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质量意识。市级以上课题每月召开一次课题例会。
5.打造教师专业发展平台。配合做好新教师培训工作,打造眼界开阔、知识渊博、富有锐气的年轻师资队伍。同时,抓好校级及以上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和年度考核工作,开展“明德论坛”等活动,向全市乃至更大区域的学校教师展示学校教育科研成果,为更多的教师专业发展搭台。
6.与教务处协作做好课堂研讨、课题研究活动,实践科研与研训双融驱动,目标指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加强以“教学六认真”为侧重的一线教育研究,开展服务学科专业品质提升的行动研究。
三、主要工作
(一)强化课题研究,引领教学改革
以课堂为阵地,逐步实施“课题引领-科研策划-教学搭台-共融推进-研训补位”的运行机制。
1.不断推进学校“健雄精神教育”4S课程规划的实施,完善评价制度。在课程规划的指导下,逐步落实4S课程各项课程方案培训与指导工作,重点研究4S课程推进过程中的成果转化。
2.启动课程方案培训以及撰写等。以学校课程建设为背景,面向“十四五”,推进校本课题的研究,不断提升教师科研水平。
3.规范科研工作的过程管理。根据太仓市教科研工作管理条例,做好科研项目管理的培训工作,加强对各级各类课题的管理和调研,实行每月网络调研方式,按课题研究工作计划,在课题主持人的带领下,落实好每月一次的课题研究活动。
4.主动引智,聘请专家引领指导。根据教师业务的提升和课题研究节点的需要,我们将继续邀请各方专家,指导课程建设的相关工作,保障研究思路的正确性。特别是对学校课程基地等方面指导需要强化和推进。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等方式,组织教师外出参加高级别的培训学习,聘请专家讲学、论文指导等形式为广大教师服务,拓宽教师优秀科研成果的推广。
5.实践科研与研训双融驱动机制。学校教科室与教务处密切配合,开展科研、教研、培训有机的“教科研训一体化”的校本研修。
6.积极参与联盟科研协作活动。在盟主学校的引领下,认真参与并承办联盟的教科研活动,发挥积极效用。
7.做好各级课题的结题、年度考核和申报工作。
(二)加强学术队伍建设,培养科研型教师
协助学校做好青年教师培训工作,提升教师业务素质,助力快速成长。学校一直致力于科研教师队伍的培养,打造优秀的教师学术团队和个人。随着教师和学校发展需要,学术队伍建设也提出新的要求,不能只是着眼于发几篇文章或获得多少奖项,而是需要深层次的发展和提高。
1.借助学校课题组长例会制度,定期对课题组长进行规范化、专题式课题研究培训。通过每月研究进展交流,规范课题管理程序;依托课题研究相关主题学习,提高课题研究质量。由课题组长的规范化培训,辐射到课题组成员,以点带面加强学术队伍建设。
2.对教育科研工作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个人,学校加强培养,逐步培养出理论素养较好,研究思路清晰和方法好,有一定研究成果的科研骨干。注重校级学术带头人骨干培养,完善校级骨干教师评选制度,评选校级科研骨干教师。
3.与教务处合作开展好“科教融合‘七个一’工程”:订好一份计划、参与一个课题、开展一次活动、读好一本书、做好一次讲座、带好一个团队、推荐一批成果。全面提升学校教师的科研水平,增强教师的科研获得感,消除与科研之间的距离感。
(三)做好服务发展,推广教师科研成果
1.认真检索、推荐“最前沿”的文章,投递太仓教师发展中心学习文摘《燃荻》。学校将充分利用《燃荻》学习资源,开展针对性强的校本学习,开展读书交流、学习论坛、读书心得等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并组织学习心得评选活动,推送优秀作品参加上级比赛。
2.营造爱读书氛围。鼓励教师到学校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经常阅读教育教学杂志,及时了解教改信息。组织教师撰写读书心得或案例反思不少于3篇,举行读书心得和教育教学案例与反思交流评比活动。举办青年教师读书活动。
3.搭建学校平台,提炼优秀成果。积极开展校级主题论文、随笔的评比工作。推动教师主动反思、及时总结提炼,从日常教育教学着手发现教育科研的起点,让科研在课堂中真正发生。同时,积极推荐优秀课题科研成果发表、投稿,推动学校科研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4.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论文评比、推荐论文发表。邀请相应的专家老师辅导教师论文写作,提高撰写文章的质量。
附月行事历:
【9月】
1.参加全市教科室主任会议,传达会议精神
2.订好一份计划:完成教科研工作计划、“七个一”工作计划
3.指导各课题组制定学期计划
4.《燃荻》文章推荐,组织开展理论学习
5. 教师教育叙事分享会:“亲近书籍,走向卓越”
6.《太仓教育》组稿,苏州教育学会论文组稿
7.做好校园网“教育科研”栏目的更新
8.组织2022年立项课题中期活动
9.学习花园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实施
【10月】
1.教科室主任讲座:教科研训一体化的模式与实践
2.指导新立项课题的老师做好课题月检月报工作
3.“活力课堂”科教融合活动,课题协作共同体活动
4.《燃荻》文章推荐,教研组开展理论学习
5.苏州陶研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陶行知教育思想”主题论文征集
6.学习花园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实施
【11月】
1.相关课题做好成果梳理相关工作,筹备课题结题论证活动
2.推荐一批成果:苏州教育学会、陶研会论文赛征稿
3.《燃荻》文章推荐,教研组开展理论学习
4.《太仓教育》第6期和增刊2的组稿
5.苏州陶研会“我的教育小故事”,苏州教育学会“教学设计”征集
6.学习花园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实施
【12月】
1. 课题组按计划开展研究活动
2. 课题组完善校园网课题栏目的资料
3. 《燃荻》理论学习
4.学习花园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实施
【1月】
1. 教师论文统计工作
2.读好一本书:布置教师寒假读书与心得的写作活动
3.完成2024-2025第一学期教科室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