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论学习 1.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 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二、学习讨论: 1.如何运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兴趣 2.如何通过小组合作探讨,构建思维导图框架 3.如何借助思维导图,延伸知识脉络 三、课堂观察: 活动一:“化曲为直”大挑战 总结:线段,直直的,有两个端点,有长有短。 活动二:“火眼金睛”大挑战 生活中的线段——(1)直尺上哪里可以看成线段呢?请你上来指一指,也就是说直尺的每一条边都可以看作是线段 ,像这样的线段还有吗? (2)请你找一找我们身边还有什么物体的边可以看作线段呢?什么物体的边可以看成线段?那它的端点呢? 活动三:“无中生有”大挑战 活动四:“解救羊羊”大挑战。 四、感悟分享: 王沁:兴趣是开启成功大门的一把金钥匙,只有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快速提升数学成绩。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引入数学课堂,将本节课所要讲述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清晰直观的树状图,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对学生学好数学知识提供帮助。 张凌: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广泛应用,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大幅提升,但在实践教学当中,教师常常使用已经形成固定模式的导图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的个人潜质与创造力受到约束和限制。久而久之,学生的大脑思维意识固化,数学学习成绩也将变得不理想。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探讨的方式,围绕教师设置的主题任务,由小组成员单独完成思维导图的构建过程,这样既能够深入挖掘学生的个人潜质,也为学生搭建了一个知识互补、情感互通、思维互动的平台。 陶月芬:学习数学能够活跃学生的大脑思维,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归纳概括能力以及分析判断能力,而思维导图特有的发散式构架特点,将数学学科中的重要知识点分解细化成多个具体的知识脉络,不仅把一个难于理解的数学问题变得简单化与清晰化,同时也覆盖了与该知识点息息相关的所有分支体系。学生通过思维导图能够快速判断出哪一个关键词组属于重点知识,哪一项分支内容属于难点知识,进而将关注焦点集中在这些重点知识与难点知识上面,这对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将大有帮助。因此,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所学的知识点绘制成一个宏观的思维导图架构,然后创设一个问题情境,搭建一个和谐的师生互动平台。 张晨航:在小学数学复习阶段,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与复习过程融合到一起,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可以对过去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整合,将内容相近、类型相近、概念相似的知识点作为思维导图的关键词组,然后将与关键词组相关联的分支节点加以延伸。在知识点拓展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遗漏现象,学生可以随时请教教师,听取教师的中肯意见与建议,对思维导图的分支节点内容进行调整或细化,确保思维导图能够在复习阶段真正派上用场。 朱楷欣:思维导图不仅可以成为数学教学课堂的辅助教学工具, 也可以成为学生课后预习与复习的高效学习工具。针对思维导图的这一特点,教师在结束本节课的授课内容后,可以围绕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为学生布置一个构建思维导图的课后作业,正确引导学生自行完成导图的构建过程,然后将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逐一对比,查找出学生在创建思维导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及时予以纠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