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是多少》教学课例

作者: 时间:2024-10-30 点击数:

周长是多少

周子诺

教学目标:

1.利用思维导图有序梳理关于周长的知识,理解周长,掌握计算周长的三种方式。

2.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认识和对图形周长含义的理解,探索周长和面积之间的关系,发现周长不变面积不同和面积不变周长相同的特点。进一步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3.在操作实践、交流讨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发展数学思考及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周长和面积之间的关系,发现周长不变面积不同和面积不变周长相同的特点。

教学难点

发现周长不变面积不同和面积不变周长相同的特点。

教学准备:探究单。

教学过程:

1交流回顾,构建思维导图:

介绍本节课课题《周长是多少》,点明本节课将继续研究周长的知识。

AI语音说明学习花园张伯伯遇到困难,并先请学生回忆已学的关于周长的知识。

通过学生回答,板书完成关于周长知识的思维导图。

预设1:学了长方形的周长,先算长加宽的和,再用和乘2,算出周长。

预设2:学了正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边长乘4就得到了周长。

【设计意图】通过思维导图梳理关于周长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周长知识之间的关系,掌握计算周长的3种主要方法,发现知识误区或漏洞,及时纠错和补充。同时也明确了思维导图的画法,帮助学生掌握梳理知识结构的新方法。

2、计算思考,应用思维导图:

活动1:根据计算方法,实际计算周长

出示两张以农田为背景的组合图形,请学生算一算周长。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上台讲解,其余学生评价。

预设1:数出两张图的周长都是12米。

预设2:运用移一移的方法,第一张图就是计算边长为3米的正方形的周长,是12米,第二张图就是计算长4米、宽2米的长方形的周长,也是12米。

【设计意图】通过组合图形再次复习移一移和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感受周长计算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在学生讲解、互评的过程中通过对比感受移这个方法的好处。

活动2:思考开拓农田步骤,借助思维导图梳理

AI语音王阿姨与张伯伯讨论需要开拓农田的情况,请学生先说一说要开拓农田需要做些什么。

预设1:要先选出合适的地,圈出农田范围。

预设2:要给地围上篱笆。

预设3:种完地之后要浇水……

小组活动:

1.组内讨论,开拓农田具体要做哪些事,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细节。

2.小组内完成一张步骤图,可以用表格、列举、思维导图等任意方法。

完成后上台交流自己组完成的步骤图。

【设计意图】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一步步理清步骤、和相关细节,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同时,发展创新意识。学生互评互学,形成合作意识。

3、综合考虑设计实践,计算观察发现周长面积关系

学生根据需要种的蔬菜和环境特点在探究单上圈一圈自己设计的田。指名说一说设计理念。

 

 

 

 

 

 

计算自己设计的农田的周长。

投影展示几张不同的农田,观察对比不同的周长。

引导发现:小方格数量相同,但是周长不一定相同。

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周长会不同?你认为哪种设计更适合一些?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圈地并计算对应的周长,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观察不同设计和周长,发现异同,互相学习,探索发现合并的边越多,周长越短的数学规律,提升空间观念。

4、总结回顾,建构延伸

组织学生总结回顾本节课的收获。

布置作业:用思维导图设计一份鱼塘设计计划。

【设计意图】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感受思维导图在梳理知识点和操作步骤时的优势,回顾面积不变周长不同的特点,为后续发现周长相同面积不同的规律做铺垫。

板书设计:

太仓市明德小学  地址:太仓市浏河镇东海路200号 电话:0512-53611647  邮编:215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