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题目 |
指向探究品质培养的小学生深度阅读指导策略研究 |
课题类别 |
太仓市规划课题 |
立项编号 |
X2022007 |
出席对象 |
课题组成员 |
地点 |
网络 |
时间 |
2024年6月 |
研究主题 |
阶段性总结 |
所要解决问题 |
本学期成果梳理及问题反馈,制定下学期计划 |
研究方法 |
讨论法 |
过 程 与 思 考 记 录
|
一、阶段性梳理 组织本课题的核心成员梳理本学期研究活动进展。 二、假期任务布置 共同研讨假期的课题组活动方式与计划。 认真研读本学期书目《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问题设计与指导》并运用相关了理论结合自己的优秀课例完成以下任务: 1.读书反思 2.课例论文(格式参照附件一) 附件一 教学论文写作参考样式(3000字) 一、课例背景(约200字) 针对什么问题,拟采用什么方法解决。 二、方法的理论依据(约300字) 三、教学案例(约2400字) 1. 教学内容(约100字) 2. 学生分析(约100字) 3. 教学目标(约100字) 【示例】(表述应包含方法、媒介、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学生能够:①通过分析文本结构、语言、功能识别剧本的语篇特征;②通过阅读材料说出人物关系、理解剧本冲突;③通过揣摩人物语言、动作,体验人物情感;④理解语篇之外的意义,思考如何正确沟通和责任担当;⑤利用阅读所获得的 4. 设计思路(约200字) 【示例】 7本课例设计依据“学本英语”教学思想,始终把学生放在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基于语篇分析视野,通过识别语篇特征、梳理人物关系、复述故事情节等活动完成对文本的表层理解。以剧情冲突、角色语言、人物情感三个方面为切入点对文本进行深度解读。通过增写前传作为检验本课阅读教学的成效,同时也是本课知识的延伸、技能的提升、主题的升华,实现阅读教学以读促写的写作示范功能。教学设计图示如下: 5. 教学过程(约1900字) 活动一 操作过程(事实):只陈述具体做法,不涉及观点。 设计意图(观点):阐述具体做法背后的理论依据及旨在达成的目标。 活动二 操作过程(事实):只陈述具体做法,不涉及观点。 设计意图(观点):阐述具体做法背后的理论依据及旨在达成的目标。 活动三 操作过程(事实):只陈述具体做法,不涉及观点。 设计意图(观点):阐述具体做法背后的理论依据及旨在达成的目标。 活动四 操作过程(事实):只陈述具体做法,不涉及观点。 设计意图(观点):阐述具体做法背后的理论依据及旨在达成的目标。 活动五 操作过程(事实):只陈述具体做法,不涉及观点。 设计意图(观点):阐述具体做法背后的理论依据及旨在达成的目标。 四、结论(约100字) 总结做法,凝练观点,指出不足。 参考文献: |
获 得 的 主 要 结 论
|
本学期围绕既定的研究计划与内容展开课题研究,主要通过文献学习、课例研讨、经验总结等方式对在深度阅读培养学生探究品质。 1. 课题组加强相关理论学习。课题组成员共同学习探究品质培养的相关文献,总结课题研究中可行性方案、课题实录、校本教材等,提供可参考的依据。每月学习后都进行学习记录卡的梳理。 2. 围绕主题扎实开展适切研究。2月份研讨“文学阅读和创意表达”任务群实施中探究品质培养策略,3月份研讨基于“读者—作品”对话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教学中发展探究品质;4月份“文学阅读和创意表达”任务群教学中学生探究品质的目标维度再研究,5月份围绕“跨学科主题学习”任务群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品质这一主题开展研究。 3.及时梳理研究内容,形成研究成果。 |
物化成果 |
学期汇报表 |
六月课题研究活动报道
2024年6月课题组主要围绕:本学期成果梳理及问题反馈,制定下学期计划,这一主要任务开展课题组会议。
本次活动由课题主持人沈依玲老师主持。
首先沈依玲老师组织本课题的核心成员梳理本学期研究活动进展。本学期围绕既定的研究计划与内容展开课题研究,主要通过文献学习、课例研讨、经验总结等方式对在深度阅读培养学生探究品质。
1.课题组加强相关理论学习。课题组成员共同学习探究品质培养的相关文献,总结课题研究中可行性方案、课题实录、校本教材等,提供可参考的依据。每月学习后都进行学习记录卡的梳理。
2.围绕主题扎实开展适切研究。2月份研讨“文学阅读和创意表达”任务群实施中探究品质培养策略,3月份研讨基于“读者—作品”对话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教学中发展探究品质;4月份“文学阅读和创意表达”任务群教学中学生探究品质的目标维度再研究,5月份围绕“跨学科主题学习”任务群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品质这一主题开展研究。
3.及时梳理研究内容,形成研究成果。
其次,周帆老师布置了假期课题组研究任务:
1.共同研讨假期的课题组活动方式与计划。
2.认真研读本学期书目《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问题设计与指导》并运用相关了理论结合自己的优秀课例完成以下任务:
1.读书反思
2.课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