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年度研究工作计划表
课题名称 指向小学生高阶思维发展的“AI+教师”智能学习模型建构
类别 省级重点课题 编号 B-b/2024/03/191
时 间 |
活动主题 |
所要解决的问题 |
活动形式与内容 |
研究方法 |
预期成果 |
2024年11月 |
“AI+教师”协同教学的理念体系与文献研究 |
提炼并表述“AI+教师”协同教学的育人内涵,构建课题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基础 |
组织文献研讨会,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讲座和指导。开展小组讨论,共同梳理和提炼“AI+教师”协同教学的理念与内涵。 |
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法 |
形成与“AI导师”“人机协同”“教与学组织形式”“个性化学习”“评价方式”等相关的文献研究报告 |
2024年12月 |
教师AI素养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
了解我校教师对于AI技术的了解、掌握和使用情况、AI能力素养和专业技能水平、对AI辅助教学的意愿和期望等 |
问卷调查 |
问卷调查法 |
形成我校教师AI素养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
2025年1月 |
教师AI素养发展 |
培养教师的AI素养,使其具备使用AI教学的能力 |
组织教师培训,提升其在“AI+教师”双师导学共同体中的角色和职责。 |
专家讲座法 |
教师能够对“AI+教师”双师导学共同体中的角色和职责有明确认识和了解 |
2025年3月 |
教学模型的筛选策略研究 |
筛选适合“AI+教师”协同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 |
开展教学策略的优化和创新研讨会,探索AI与教师协同的教学方式。 |
行动研究法、课堂观察法 |
形成教学策略及教学设计案例 |
2025年4月 |
领域模型的建构研究 |
构建领域知识库和试题库,提供评估学生学习表现的标准 |
组织教师团队进行知识地图的构建和细化工作。 |
行动研究法、课堂观察法 |
领域模型及评估标准 |
2025年5月 |
学生模型的建构研究 |
描绘协同教学的学情画像,构建学生模型 |
收集和分析学生学习状态信息,开展学情画像和学生模型构建的研讨会。 |
行动研究法、课堂观察法 |
学生模型及学情分析报告 |
2025年6月 |
教学模型的筛选策略研究 |
筛选适合“AI+教师”协同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 |
开展教学策略的优化和创新研讨会,探索AI与教师协同的教学方式。 |
行动研究法、课堂观察法 |
教学策略及教学设计案例 |
2025年9月 |
交互模型的搭建研究 |
搭建“AI+教师”协同教学的沟通桥梁,优化交互方式 |
利用智能媒体、智能平台和智能系统,进行交互模型的搭建和测试。 |
实践研究法 |
交互模型及技术应用方案 |
2025年10月 |
“AI+教师”学习模型的构建研究 |
构建完整的“AI+教师”协同教学模式,涵盖领域、学生、教学及交互四模型 |
设计和开发“AI+教师”智能学习环境,进行试点教学。 |
|
|
2025年11月 |
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研究 |
创设以学生为主体“AI+教师”协同的个性化学习路径 |
课堂观察、专家指导 |
|
|
2025年12月 |
基于AI数据驱动的学习评价开发 |
开发基于AI数据驱动的学习评价,提升评价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
课堂观察、专家指导 |
数据采集、分析,评价模型构建、行动研究法、课堂观察法 |
学习评价模型及实施效果评估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