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新时代背景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以及《太仓市明德小学“十四五”发展规划》以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研究、引领、服务、助推”功能,落实“活力教育”主张,开展“活力科研”,进一步推进学校教科研工作发展。以课题为抓手,以课堂观察研究为载体,规范学校的科研常规工作。深化学校“以生为本 自主探究”的教学主张,科学构建学校教科研的新态势,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提升学校科研品质。
二、工作目标:
1.注重教科研服务教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功效。使科研成为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和校本研修的有机组成部分。
2.完善教科研的管理,切实保障以课题组为单位的课题研究常态化的有效开展。
3.在十四五课题基础上,继续积极申报省级、苏州市级课题,以课题研究推进学校特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4.编写《明德教育》,收集优秀学习成果,结集成册。推进学校科研成果转化率提高,使科研价值得到最大体现。
5.继续开发学习花园课程,依托学习花园,进行跨学科项目化教学实践工作。
三、主要工作
(一) 学校核心课题质量提升行动计划
1.行动目标:在十三五教科研的基础上,继续申报学校健雄精神核心的课程省市级课题,提升学校核心课题质量,以课题研究推进学校特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内容要求:聚焦健雄精神教育与核心素养提升相融合的课题研究。在“十四五”期间申报成功省级课题。落实课题在对教学工作中实际问题及实施新课标中解决重难点问题的指导作用。
3.行动思路:由教科室牵头组建学校拔尖人才培养和“探趣”学习花园两个核心课题骨干团队,结合学校项目化课程实施课题研究,探索跨学科主题学习实施路径。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修正、完善课题研究框架,提高学校核心课题质量,申报省级课题。同时以核心课题为主开展子课题的申报和研究工作,推动学校重点工程建设,以课题研究引领教育教学变革。
(二)项目建设与课题研究整合行动计划
1.行动目标:从学校核心课题出发,围绕健雄精神教育这一主旨进行项目建设的整合设计与实施。
2.内容要求:围绕健雄精神教育这一工作核心,梳理学校在研在建项目,将学校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与课题研究整合。以课题研究促进项目合理科学实施,提高项目建设的质量,同时促进课题研究落地。
3.行动思路:梳理学校在研在建项目,建立学校项目-课题网络,包括:深度阅读、思维导图、活力英语、拔尖人才培育、学习花园项目等。构建项目建设与课题研究整合机制,实行项目-课题联动例会制度。通过课题组理论学习、顶层设计为项目建设提供问题解决方案;在研在建项目每学期进行一次成果展示,及时反馈实施情况。
(三)教师全员行动研究推进行动计划
1.行动目标:建设多元教师项目研究团队,构建正式与非正式的教师项目研究团队,营造良好科研氛围,推进全员行动研究,提升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与团队教研力量升级。
2.内容要求:加强各学科教研组的建设;巩固青联会青年科研共同体、各级课题组建设。重点推进教研组建设,完善教研机制,通过教研制度规范教师的教学、教研的意识和行为,实施教研制度下的有效管理。
3.行动思路:修订各教师团队章程和行动规范,明确各个教师团队的目标与方向。重新修订教研组制度,制定一套“听课、说课、评课、课题研究、教研评价等”完善的教研制度。围绕新课标与学校项目,全面系统地开展科研培训,每学期组织一次主题学习论坛;每个教研组开展每月一次以课题实验为主导的行动研究、和以案例研究为载体的行动研究。35周岁以下教师人人上教研课,组内教师轮值主持评课;学期中进行行动研究随笔评比,跟进研究进程;学期末组织成果评比,推选优秀案例进行表彰与展示宣传。
(四)着力平台搭建,强化队伍建设
借助多维平台帮助教师丰富教育教学专业知识、提升教育实践专业能力、增强教育科研专业素养,最终提升教育教学核心质量。通过团队带个人,个人促团队的发展模式,建立起一支“有思想、能落实、善实践、可提升”的青年教师科研团队,实现个人与团队互动成长,全面提升学校的教科研能力。
1.课题研究课、滚雪球教研课。落实“教科研训”一体化管理模式,以学校在研课题为抓手与教研组滚雪球教研课联动,扎实开展课题研究课,邀请教发中心科研处专家指导,借助课题观察量表进行实证化课题研究,规范课题研究过程,提高课题研究实效。让更多科研苗子在教学一线涌现。
2.明德论坛。依托学校明德论坛,为青年教师与骨干教师提供全校展示的平台,开展学习品质培养、教育教学研究等方面的讲座论坛。
3.校、市级各项评比。积极组织青年教师与骨干教师参与学校、市级教科研评比、论文竞赛等,以赛促学,以赛代练,在更为广阔的平台上促进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有效提升。
4.与教务处合作开展好“科教融合‘七个一’工程”:订好一份计划、参与一个课题、开展一次活动、读好一本书、做好一次讲座、带好一个团队、推荐一批成果。全面提升学校教师的科研水平,增强教师的科研获得感,消除与科研之间的距离感。
(五)依托集团科研协作共同体,深化教科研训一体化研究
充分利用明德小学教育集团科研协作共同体平台,在前期初步形成的科教融合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教科研训一体的协作活动实现共建、共享、共赢的目标。进一步明晰“研即是训”、“研是最有效的训”、“训离不开研”等基本认识和教科研训一体化理念下开展科教融合的基本路径。继续严格按照教师发展中心和校级领导的精神,精心设计新学期方案计划,积极探索提质增效的新途径、新方法、新策略,高效组织开展好每月一次的科教融合活动,切实发挥协同攻关的作用。
四、具体安排
月份 |
教科研 |
二月 |
1. 完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明德小学教科研工作计划、科教融合“七个一”工作计划 2. 制定课题年度工作计划 3. 各级各类课题月检月报 4. 课题组长例会 5. “明德论坛”(学习品质培养主题) 6. 整理、上交各项论文评比材料 |
三月 |
1.各级各类课题月检月报、 2.“十四五”课题研究活动 3.组织教师参加各级论文、教案评比 4.组织校级学生学习品质现状问卷调查 6.课题组长例会 7.课题研究课展示(围绕“学习花园”开展) 8.苏州市课题开题论证活动 9.整理、上交各项论文评比材料 |
四月 |
1. 各级各类课题月检月报 2. 组织申报各级各类课题 3. 课题组长例会 4. 课题研究课展示 5. 推进学习品质分析工具开发工作 6. “学习花园”课程建设写作培训 |
五月 |
1. “黄浦杯”“行知杯”“教海探航”竞赛交稿 2. 参加太仓市科教融合活动 3. 集团科研成果展示活动 4. 课题组长例会 5. 组织校级“跨学科”论文、案例评比活动 6. 课题研究课评选活动 7. 微型课题结题材料准备 |
六月 |
1. 各级各类课题月检月报 2. 省“师陶杯”论文评选准备工作 3. 课题组长例会 4. 收集并上报教师本学期教育教学成果登记表(论文统计等) 5. 课题研究课展示 6. “教海探航”论文评比申报 7. 各类总结材料上交、微型课题结题材料上交 8. 明德论坛 9. 教师撰写随笔、论文上传 10. 科研资料整理 |
2024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