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研讨活动

作者: 时间:2023-10-10 点击数: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题目

依托吴健雄优势资源“云”培养科技拔尖人才的实践研究

课题类别

苏州规划

立项编号

2021/JK-x/02/003/03

出席对象

课题组全体成员

地点

少年科学院

时间

20239 28

研究主题

开展桥梁承重比赛,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所要解决问题

1.如何在桥梁承重比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2.如何在桥梁承重比赛,培养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

3.如何在桥梁承重比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研究方法

课例研究法、行动研究法

 

 

 

 

 

 

研究过程记录:

一、理论学习

1.《开展科技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3.《浅谈以科技创新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

学习思考:科技制作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科技制作活动以其丰富的内容和实践性强的特点,逐渐得到学生们的喜欢。通过参与科技制作活动,学生们可以锻炼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培养他们在面对问题时能够积极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如何在桥梁承重比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本次比赛中,提供学生的只有2A4纸和固体胶,学生对纸张进行裁剪、折叠、黏贴等方式制作了一个尽可能坚固的桥梁。那学生首先要设计桥梁,学生开展对桥梁外形的设计,学生会利用之前已经学过的科学知识,如将纸折成W形,

形、   形或几种形状进行组合等,学生的设计的过程是本次比赛的重要过程,教师一定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引导学生根据已学知识不断重组、创新,从而制作出一个承重较强的桥梁面,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如何在桥梁承重比赛,培养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和工程意识。

    学生们在科技比赛中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也增强了自身的工程探究实践能力。在本次桥梁承重比赛中,学生们根据自己的设计图开展制作独具特色的桥梁结构,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们尝试将平面图形转换成立体形状,这个过程也是考验他们动手能力的过程,他们会遇到很多实际的困难,比如纸如何折叠更合理?哪些地方适合用胶水?挂钩如何与主体结构连接可以更加合理?学生们在初步制作完成后可以去支架上进行测试,当发现桥梁面的承重能力还不够强时,学生就会桥梁结构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他们会重新改进设计图,然后按照设计图对桥梁进行加固、修整,从而不断增强桥梁的承重能力,相信这样一个不断迭代、改进、优化的过程正是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工程能力。

四、如何在桥梁承重比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科学家能够完成一个伟大的作品,很多时候需要各个技术人员共同的努力才能完成。我们学校的健雄少年科学院就是培养小小科学家的摇篮,因此在我们的高峰课程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为未来的中国输送更加优秀的人才。在本次比赛中,我们是采用了2人一组的团队竞赛,在比赛过程中,两位学生互帮互助,各自发挥着各自的才能:一个主要负责画设计图,另一个就出谋划策;一个负责裁剪,另一个就负责粘合、组装,一个负责挂钩码测试,另一个就负责观察桥梁面的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作出相应的改进。在两个人的通力合作下,团队在一小时内就完成了小组设计到制作再到测试的全过程,整个过程中两人的智慧火花得到了碰撞,互帮互助,充分发挥着各自的才能,共同完成了比赛任务。通过这样的合作过程,学生们拥有了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学会了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并学会了通过集体智慧来解决问题。这不仅提高了他们的社交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通过课例研讨课,课题组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本次课题研究活动有效落实了学生的科技竞技能力,为学生的培养奠定了基础,主要发展了学生以下几方面的素养:

1.学生通过对桥梁面的不断设计、改进,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升。

2.学生经历了工程制作的过程“问题—设计—制作—测试—完善”等过程,掌握了项目化学习的方法,学会了如何将平面图形转化成立体形状,增强了动手实践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工程意识,掌握了初步完成一个工程的总体流程。

3.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参加比赛,在比赛中互帮互助,提出意见,相互质疑,培养了学生的社交与合作能力。

物化成果

设计图纸;制作完成的形态各异的桥梁结构

 

太仓市明德小学  地址:太仓市浏河镇东海路200号 电话:0512-53611647  邮编:215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