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题目 |
指向思辨能力培养的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
课题类别 |
规划课题 |
立项编号 |
L2022058 |
出席对象 |
课题组成员 |
地点 |
二(9)班 |
时间 |
2023年4月24日 |
研究主题 |
在低年级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
所要解决问题 |
(1)在古诗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的策略 (2)教师如何运用教学策略提升学生思辨能力 |
研究方法 |
案例研讨 |
过 程 与 思 考 记 录
|
一、备课组、教研组磨课 确定课题研讨主题:在低年级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确定上课内容:《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古诗词研讨课。 进行教学设计活动一: 聚焦诗题,聊聊送别之事 活动二: 诵读想象,感受生命之美 活动三: 品读体悟,感叹情谊之真 确定观察维度、设计课堂观察量表 A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了哪些方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B古诗教学课堂上学生的思辨能力是否能够得到提升? 二、根据试上,修改观察量表 试上、磨课、修改观察量表 三、课堂观察 组织课题组成员根据课堂观察表进行分组课堂观察。 四、进行研讨 根据观察对象分组讨论,发现问题,修改讨论 五、思考记录 古诗学习离不开读和想。所以本节课设计了多种诵读和想象的活动,旨在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一、反复诵读中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读诗题,提炼信息,理解古诗内容;师生合作读,感受韵律之美;男女生轮读,感受画面颜色浓烈;结合背景读,感受浓浓友情。 二、想象是古诗的翅膀,我带领学生抓关键词语,结合字形、结合图片和视频进行充分大胆的想象,也让古诗的学习妙趣横生。 |
获 得 的 主 要 结 论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的高妙之处就是它的多重复义结构,从诗歌文本来看,完全可以看作是一首写景诗,但是如果深入地做细读分析,就可以发现,我们以往在阅读和教学中,对于这首诗的主题的解读出现了严重的偏差。这也正是这首诗的文本与主题之间形成巨大张力之所在,诗的张力就是指诗歌中各种意义的统一体,即在诗歌中所能发现的全部外延和内涵的有机整体,这也正是这首诗所具有的巨大魅力之所在。 古语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确如其然。学习是一个不断“温故而知新” 的过程,诗歌是我国文学殿堂中的瑰宝,对于诗歌的学习也一样,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学习、理解、阐释和挖掘诗歌文本以及诗歌理论,丰富诗歌的解读,对于我们学习和理解古典文化的大有裨益。作为一线教师,在平时的古诗教育教学实践 中,要加强中国文化中的“意象”教学,“意象”是诗歌教学中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特质的部分,也是理解诗歌主题表达的关键所在,所以要加强对于“意象”的理解,更要掌握解读诗歌的理论工具,开拓教学视野,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 体悟、总结经验并探索出比较实用的方法,对于我们的教学也可以起到“教学相 长”的作用,大大有益于我们开展诗歌教学工作,在提升诗歌课堂教学魅力的同时,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提升他们的想象力和思维力。 |
物化成果 |
课题研究课案例 、课堂观察量表 |
《指向思辨能力培养的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课题活动报道
为了进一步推进深度阅读课堂建设,深入探究指向思辨能力培养的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方式方法,切实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语文素养。课题组于4月24日举行了主题为“在低年级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课题主持人 陈子麦老师执教了古诗词《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课,陈老师首先聚焦诗题,引导学生畅所欲言,精准把握学生真实的学习需求,接着引导学生诵读想象,感受诗歌之美,用绘画的形式把隐性的想象思维可视化为具体画作,既遵从了低段学生具象思维为主的心理特征,也深化了学生对诗文描绘的画面的感悟,最后进行合作探究,思辨古诗主题,在讨论中产生思维碰撞,帮助读透诗歌。
本次课题组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旨在探索在低年级古诗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的策略和教师如何运用教学策略提升学生思辨能力的方法,希望课题组能以此活动为契机,在研讨中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