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题主持人张钰组织阅读1篇文章。 2. 课题组核心成员交流阅读体会。 学习讨论:指向高阶思维的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的策略 翟晓晓:什么是深度阅读。 深度阅读“最初由复旦大学GDM实验室提 出。它是一种基于知识图谱、集成与书籍相关的知识源,发展内容理解、关联研究以及用户行为分析能力,支持基于上下文连通感知的个性化知识推荐,向广大读者提供一种全新的阅读模式,呈现关联、智能、全面的深度知识服务”。 一开始,这个 概念大多出现在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等领域,随后,这一概念逐渐频繁出现在教育学领域,特别是语文阅读教学领域。 近几年,深度阅读在教育学领域内的定义主要有:深度阅读是相对于以娱乐为目的浅阅读而言的阅读方式。“它是一种以提升阅读能力、逻辑思维和学识修养为目的的阅读形式。具体来说,就是阅读个体深入文本,从品字悟意入手,读懂文本的深意,读出个性化的内容。”“深度阅读是在专注和宁静的心态下以获取知识、发散思维、提升审美情趣和提升人格修养、陶冶个人情操为目的的一种阅读方式,往往是进行了思维的深度加工甚至于人生的反思,多用于对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的阅读。” 深度阅读相对‘浅阅读’而言,是以扩展知识纵深,促进读者与文本之间的相互理解,提升学识修养为目的的阅读行为。”“深度阅读是相对于浅阅读而言的,被认为是培养高层次的阅读能力、发展高阶段思维的一种全新阅读模式。”梳理以上教育学领域内关于深度阅读的定义, 不难发现其中有共同之处:第一,深度阅读是与浅阅读相对的一种阅读方式,说深度阅读必说浅阅读;第二,深度阅读的过程是阅读者与文本之间的深入交流;第三,深度阅读的目的是为了促进读者思维发展、提升人格修养。综上所述,深度阅读是指一种与浅阅读相对的,需要阅读者与文本深入交流的,能促进读者思维发展和提升人格修养的一种阅读方式。 张钰:关于小学语文深度阅读的内容选择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印象深刻的 语句,即《课标》中所说“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语 句大多都有其精妙之处,值得反复朗读,还可以抄 写下来用于日常积累。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 单元中的自读课文《小虾》为例,作者采用多种表现 手法,写出了小虾生动、有趣的样子。课文中的阅读提示明确要求抄写文中细致生动的语句。为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让学生找出并抄写文中细致生动的语句。学生认为最值得抄写的是第三自然段中写小虾有趣的语句。这一段中,作者连用三个“有的”写出了小虾在水中的不同活动状态,又用“一张一 张”“一翘一翘”“一突一突”三个四字词语分别写出了小虾钳子、胡须和眼珠的形态,让小虾的有趣形象跃然纸上。课上,学生通过圈画和诵读来体悟这些语句的精妙,课后则抄写积累,并在积累的基础上尝试将这些词语运用在自己的习作表达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