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思维导图构建小学数学活力课堂教学范式的实践与研究2023年9月课题研究记录表

作者: 时间:2023-09-21 点击数: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题目

借助思维导图构建小学数学活力课堂教学范式的实践与研究

课题类别

专项(活力教育)

立项编号

H2022001

出席对象

张凌、王沁

地点

三楼会议室

时间

2023923

研究主题

思维导图模式的优点,思维导图的创建与整合

所要解决问题

1. 学生层面;理解创建思维导图学习的优点

2. 教师层面;创建思维导图模式

3. 学校层面;建立思维导图校本材料

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

 

 

 

 

 

 

一、理论学习

1.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 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小学数学单元复习的行动研究

学习讨论;如何立足思维导图式教学,设计思维导图模板,拓展课堂形式开展活力课堂教育

二、案例研究

(一)学生作品评析

这张思维导图整理了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因数与倍数》这一单元的前六课时的知识点,主要用了列举和概括定义的方法。

在因数与倍数和分解质因数这两个知识点处,列举了4×3=1230=2×3×5,形象具体地解释了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分解质因数是怎样的形式。而在整理质数与合数时,主要是用了分类的方法,把非0自然数分成了三类:质数、合数和1

这张思维导图还有需要完善的部分。首先,因数与倍数的部分可以不写后面的3412的因数、1234的倍数(这句话有误),只有算式也能够直接看算式理解含义。其次,奇数偶数是在对2的倍数进行分类,所以应该将奇、偶数的知识整理在2的倍数后面。另外235的倍数的特征可以将文字变为具体的例子,更为简洁。最后,质因数其实是一个数的因数中的质数,例如12的因数有1122634,其中23是质数,所以2312的质因数。我们也可以将质因数部分的内容归入因数中,将某个数分解质因数的内容则可以另外再分出一枝。

(二)剖析教师课堂展示中的思维导图

教师通过示范画图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再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进一步完善,体现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主动性,掌握画图策略。同时通过教师的示范与讲解,明确画示意图的规范,有利于分析数量关系。

通过借助直观的示意图寻找变化,发现不变的量,明确先求什么,学会根据条件和问题理清思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明确当我们遇到数量关系比较复杂的问题,可以借助画图来理清数量关系,再借助图示分析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三、合理整合

将学生优秀的思维导图作品以及教师绘制的模板放在校园四处,拓展学生的视野。利用思维导图加深印象,扩大学习效果。

 

 

 

 

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可以做到;

1. 让思维可视化

2. 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包括三个方面: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创造能力。这些能力的提升需要大脑不断的运作才能实现,就好比家里的自行车一样,不使用就容易生锈,反而越使用越灵活。

绘制思维导图就是对思维能力的运用。能够指引、激发、组织思考,从而使人们能够习惯在系统的高度把握知识,养成联想思维的习惯和寻求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习惯,从而发展人们的思维。

3. 提升学习能力

思维导图对于学习来说最好的一点就是可以将复杂事物简单化。

物化成果

思维导图集合

 

 

 

太仓市明德小学  地址:太仓市浏河镇东海路200号 电话:0512-53611647  邮编:215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