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阶段性梳理 组织本课题的核心成员梳理本学期研究活动进展。 二、假期任务布置 共同研讨假期的课题组活动方式与计划。 认真研读本学期书目《思辨性阅读怎么教》并运用相关了理论结合自己的优秀课例完成以下任务: 1.读书反思 2.课例论文(格式参照附件一) 附件一 教学论文写作参考样式(3000字) 一、课例背景(约200字) 针对什么问题,拟采用什么方法解决。 二、方法的理论依据(约300字) 三、教学案例(约2400字) 1. 教学内容(约100字) 2. 学生分析(约100字) 3. 教学目标(约100字) 【示例】(表述应包含方法、媒介、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学生能够:①通过分析文本结构、语言、功能识别剧本的语篇特征;②通过阅读材料说出人物关系、理解剧本冲突;③通过揣摩人物语言、动作,体验人物情感;④理解语篇之外的意义,思考如何正确沟通和责任担当;⑤利用阅读所获得的 4. 设计思路(约200字) 【示例】 7本课例设计依据“学本英语”教学思想,始终把学生放在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基于语篇分析视野,通过识别语篇特征、梳理人物关系、复述故事情节等活动完成对文本的表层理解。以剧情冲突、角色语言、人物情感三个方面为切入点对文本进行深度解读。通过增写前传作为检验本课阅读教学的成效,同时也是本课知识的延伸、技能的提升、主题的升华,实现阅读教学以读促写的写作示范功能。教学设计图示如下: 5. 教学过程(约1900字) 活动一 操作过程(事实):只陈述具体做法,不涉及观点。 设计意图(观点):阐述具体做法背后的理论依据及旨在达成的目标。 活动二 操作过程(事实):只陈述具体做法,不涉及观点。 设计意图(观点):阐述具体做法背后的理论依据及旨在达成的目标。 活动三 操作过程(事实):只陈述具体做法,不涉及观点。 设计意图(观点):阐述具体做法背后的理论依据及旨在达成的目标。 活动四 操作过程(事实):只陈述具体做法,不涉及观点。 设计意图(观点):阐述具体做法背后的理论依据及旨在达成的目标。 活动五 操作过程(事实):只陈述具体做法,不涉及观点。 设计意图(观点):阐述具体做法背后的理论依据及旨在达成的目标。 四、结论(约100字) 总结做法,凝练观点,指出不足。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