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体育课后服务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2024年11月课题研究记录

作者: 时间:2024-11-21 点击数: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题目

“双减”背景下小学体育课后服务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课题类别

一般规划

立项编号

L2023029

出席对象

体育教研组

地点

科学教室1

时间

20241121

研究主题

“双减”背景下小学体育课后服务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所要解决问题

双减背景下,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引入新兴体育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以轮滑课程为例)

研究方法

实践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一、学习理论知识

《新兴体育运动项目融入课后体育服务的机遇、困境、策略分析》

二、组内研讨,以轮滑课程为例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引入新兴体育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邹玉婷

政策与实践的融合:

我们引入轮滑课程,不仅是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更是对教育实践的一次积极尝试。通过将轮滑纳入体育课后服务课程,我们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体育活动平台,这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也体现了教育的前瞻性和创新性。

 

顾旭亮

兴趣与健康的双赢:

轮滑课程的引入,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兴趣和健康需求。它以其独特的魅力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同时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起到了积极作用。这种以兴趣为导向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

 

张浩

场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我们学校拥有的场地资源为轮滑课程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合理规划和利用这些资源,我们不仅提高了场地的使用效率,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运动选择,这体现了学校资源配置的优化和教育服务的升级。

 

周海山

安全保障与家校合作的重要性:

安全始终是我们开展任何体育活动的第一要务。轮滑课程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学校的安全保障措施。通过家校合作,我们确保了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享受运动的乐趣,这不仅保障了学生的身体健康,也加强了家校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引入轮滑课程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一部分,是一个符合国家政策导向、顺应学生兴趣和健康需求、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推动教学模式创新、并强化家校合作的多维度发展项目。这一举措不仅丰富了学生的体育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还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展现了学校教育的创新和活力。通过确保安全保障和家校合作,我们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健康、快乐、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引入轮滑课程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教育实践,它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校的教育改革带来积极的影响。

物化成果

以轮滑课程为例,引入新兴体育项目的可行性分析稿

 

 

太仓市明德小学  地址:太仓市浏河镇东海路200号 电话:0512-53611647  邮编:215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