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科教育的跨学科教学方案

作者: 时间:2024-06-10 点击数:

小学学科教育的跨学科教学方案

引言

小学教育是培养孩子综合素质的重要阶段。而传统的学科教学往往局限于独立的学科知识体系,缺乏整合和交叉的视角。为了促进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跨学科教学方案应运而生。本文将探讨小学学科教育中的跨学科教学方案,包括其定义、意义、实施方法和应用效果。

定义

跨学科教学方案指的是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融合在一起,通过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和项目设计来促进学生的综合学习和思维发展。跨学科教学强调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解决复杂问题要求综合各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

意义

1. 培养综合素养:跨学科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通过整合学科知识,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所学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 培养探究精神:跨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学生将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知识,而是通过综合学科的方法主动地进行研究和探索,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创新能力:跨学科教学鼓励学生从不同学科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学生通过整合学科知识,可以提出新的观点和解决方案,培养出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实施方法

1. 项目制学习: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设置项目,跨学科团队共同设计和实施项目。比如,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生态保护项目,让学生运用到科学、社会、语言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2. 主题学习:设置富有跨学科性质的主题,通过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展开。比如,可以通过“探索古代文明”主题,让学生了解历史、地理和文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3. 教师间合作:教师之间要加强合作,通过交流和分享教材、教学思路等,融合不同学科的知识,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学习体验。

应用效果

跨学科教学方案在小学学科教育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首先,学生在跨学科教学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其次,学生通过项目制学习和主题学习,培养了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学生在跨学科教学中培养了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了基础。

结论

小学学科教育的跨学科教学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潜力。通过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跨学科教学方案为小学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探索和应用跨学科教学方案,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体验和发展机会。

 

 

指向学生创新素养提升的小学跨学科作业设计研究策略

摘要:跨学科作业属于一种综合类作业。“双减”政策要求,各年级教师应根据各阶段学科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兴趣特点设计综合性作业。小学阶段的跨学科作业设计,应注重知识整合,结合学生思维发散性、创造性、灵活性、跳跃性特点进行跨学科作业设计。本文主要结合对小学学科作业内容采用的学科串联法、渗透法和主题探索法相融合的方法,从应需而“跨”、应时而“跨”、应景而“跨”三个方面展开探究。

关键词:学生;创新素养;小学;跨学科作业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逐渐成为小学教育各科教师追求的核心目标,而小学作业设计的质量对巩固小学课堂教学成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标要求跨学科作业的设计应以解决真实生活情境中的问题为目标。在新课标提出“注重跨学科学习”的教学理念后,跨学科作业设计逐渐被接受和推广。跨学科作业可以有效拓宽小学生的知识面,突破学科之间的边界,让学生在各学科的不同内容和思维方式中提升自身创新素养。

1.以小学语文、数学为例分析现阶段小学作业设计的特点

小学作业设计直接影响小学课堂教学的效果。课堂及课后作业对小学课堂知识点的理解与吸收起着巩固作用。小学语文的学习内容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新课标要求小学数学的学习注重解决真实生活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小学语文和数学教师在作业设计的内容和质量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1现阶段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特点与不足之处

1.1.1注重数量,忽略质量与学生实际需求

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着注重数量而忽略质量的问题。作业的数量过大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容易降低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偏离了“双减”目标。大量的重复书写作业无法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枯燥乏味的作业形式和内容会引发小学生“完成任务”的心态。

1.1.2未有效结合学生实际需求

传统教育思想认为“学习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没有一位家长愿意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的小学教师会在课后给学生预留较多的书面或口头作业。小学生每天需要在书桌前保持两个小时以上的专注力才能完成当天的作业量,特别不符合小学低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和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当作业的内容和数量不合理时,势必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

1.2现阶段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特点与不足之处

设计合理的小学数学作业对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起着重要作用。为了复习和巩固每堂数学课的教学内容、考查学生对每堂课的学习和掌握情况,在每堂小学数学课结束后,教师都会为学生预留相应的数学作业。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的过程中,可能有过于追求数字结果的急功近利心态,同时还存在数学作业目标不明确,作业内容过于书面化、形式化,不具备解决生活实际数学问题的情况。

1.2.1数学作业内容和形式单一

在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中,数学形式不够丰富是一个普遍性问题。小学数学作业的形式大部分为课堂口头作业和课后书面作业。通常,学生都在上述固定的作业形式下完成相应的作业任务。同时,数学作业的内容局限,未能调动小学生在其他方面的认知经验和兴趣特点,只是对当天的教学内容进行复习和巩固。过于以知识点为中心,不符合小学生发散思维的特点[1]。

1.2.1作业量较大,常常占用课后休息时间

部分小学数学教师认为,通过在课间或放学后进行大量的数学题练习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而事实上,过多占用小学生的休息和娱乐时间会降低其主观学习意愿,对提升学习效果无法起到实质性作用。

2.“跨学科”的涵义

跨学科的定义有三种,第一种是来自克莱因与纽维尔的观点,他们认为“跨学科研究是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构建多学科和全面视角。第二种观点是由美国国家科学院提出的,该协会认为“跨学科研究是来自多个学科专业的综合理论,包括信息、想法、工具、数据、概念、理论等”。第三种观点是由曼斯拉提出的“将教学重点放在跨学科教学活动的结果上,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内容相融合,提高学生认知能力,而传统单一的学科教学方式无法达到相同的效果”。

3.小学数学跨学科作业对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

跨学科理论的使用可以有效促进小学数学与小学其它学科之间的关联,将小学语文、美术、音乐、信息技术等学科的知识合理地融入到数学作业中,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综合素养。从跨学科理论出发,以小学数学学科为中心,挖掘其它学科和数学学科知识之间的关联而设计的数学作业,可以有效巩固数学课本知识点的理解与吸收,同时可以提高学生运用综合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2]。

4.指向学生创新素养提升的小学跨学科作业设计策略

4.1采用不同方法对小学学科作业内容进行融合

4.1.1学科串联法

将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进行串联,指的是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虽然小学各学科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不同,但学科之间存在着一些内容上的关联性。其他学科知识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提升提供了可能。例如,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些关于先识字再分类的题目。小学生需要先认识题中的名词,再对名词的属性进行分类或排序。这实际就是将语文学科中的识字能力、理解能力和数学学科中的分类能力进行融合的题目[3]。在进行跨学科数学作业的设计时,可以采取类似的融合方式。

4.1.2学科渗透法

以小学数学为例的学科渗透法是指将语文、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的知识点渗透到数学作业中,为数学学科的学习提供丰富的认识经验和思维方式,也为学生创新素养的提升提供可能。

4.1.3主题探索法

主题探索法主要以探索不同的生活实际问题为目标。例如,小学数学教师以“创造模型”为主题安排学生数学主题任务,具体要求有:数学模型的设计和制作都可以用电脑技术完成,再利用美术知识将数学模型展现出来,最后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语文能力组织语言文字,对作品的结构特点进行介绍。

4.2丰富作业形式

作业的形式可以按照不同的内容和作业目标来规划,应满足丰富化的特点。例如,在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中“变化的影子”一课中,需要学生了解不同长度的物体,同一时刻和不同时刻在太阳光下的影子变化。教师可采用:借助手电筒从不同角度对物体进行照射和户外不同时间点对树影形状进行观察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

4.3按照应需而“跨”、应时而“跨”、应景而“跨”的指导思想进行设计与实施

“跨”是指跨过、跨界,跨学科作业设计的基础思路是了解各学科之间的关联和界线分别在哪里,“跨”到哪里去。以数学学科为例,“需”指的是学生提升数学关键能力的需求;“时”是指在小学综合活动中恰当地融入数学学科作业,体现的是一种契机;“景”是指按照学校不同阶段的主题要求,结合当下发生的社会热点事物进行各学科作业的融合设计。

结束语:综上所述,跨学科作业是一种尊重小学生生活经验与身心发展特点的一种作业模式,是一种开放的作业环境。通过对各学科学习资源的整合,跨学科作业设计充分调动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激发小学生各学科学习的创新素养,提高小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颜欣玮.小学跨学科作业的设计与实施初探[J].现代教学,2022(Z1):32-33.

[2]廖力伟.“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跨学科作业设计策略分析[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2(08):48-50.

[3]王燕.增效减负背景下小学语文跨学科作业的设计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98):61-63.

太仓市明德小学  地址:太仓市浏河镇东海路200号 电话:0512-53611647  邮编:215431